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峻峰教授来校作学术讲座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19-06-14浏览次数:1302

本网讯 6月13日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峻峰教授应邀在学院学术研讨室举行了一场题为 “翻译类著作海外出版流程例话”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翻译与跨文化研究所所长张永中副教授主持。何明霞院长以及周俊博、夏方耘、陈炼、张露、张进军、宛鹏云、周瑾平等老师以及湖大联培翻译硕士生聆听了讲座。

张峻峰教授以自己在英国出版社Cambridge Scholar Publishing出版的学术著作” Interpersonal Prominence and International Presence: Implicitness constructed and Translated in Diplomatic Discourse” 为例,从中英学术写作差异,出书计划撰写,出版社的选择,取得版权允许,出版合同审定,出版清样审稿等6个方面详细说明了著作从撰写到出版的全部流程。张教授认为,中英写作差异强调写作要具有中西思维差异意识,切忌中式套话、空话、逻辑不清、胡乱谦虚等中文图书中常用语句出现在英文著作的撰写中,出书计划的撰写要包含作者简历、书本定位、内容框架、与同类已出版的书籍的差异及优势等内容,目的是说服出版商接受书稿出版,出版社的选择可通过网上搜索知名出版社为主,如Routledge, Springer, John Benjamins , Brill等,选定好出版社后,再联系责任编辑或采书负责人,争取在知名出版社或影响力较大的出版社出版,以达读者覆盖面广,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张教授认为,作者在取得版权允许环节中要特别谨慎,先期版权取得是作者的责任,为作者今后出不同版本的图书留出版权空间。并用具体往来邮件和合同原件来说明在审定出版合同时要仔细阅读每条条款,以保护作者的基本著作权益。并以此书的清样为例,向大家展示了在审读出版清样时要用心仔细,及时查漏补缺,维护和提升著作的出版质量。

张教授的讲座语言幽默,逻辑性强,各种出版环节的信函和手稿例子丰富,形象而具体地向老师们阐明和展示了在海外出版著作的流程,让大家开阔了学术出版的视野,了解了学术著作从构思写作到出版的具体环节和注意事项,也看清了个人学术发展的路径,讲座后,教师们纷纷提问,张教授一一作出详细回答,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性强,整个讲座让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