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翻译Q1841班学生,考取武汉理工大学
自从2018年入学以来,我已经在经院度过了四年大学时光。在这四年里,几度看着春日的樱花开了又谢,暮春的石楠、夏日的荷花、秋日的枫叶、冬日的腊梅都在我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我回顾这段时光时不禁感叹时间飞逝,还记得初入学时的场景,转眼就要离校了。这四年里,我的学习生涯还算平稳,我取得了一些成就并且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一开始,我以为轻轻松松就能取得好成绩。大一上学期,同学之间还不够熟络,我对大家也不是很了解,只是尽力做好自己,上课时认真听讲,下课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前花些时间复习。在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在班里排第一名,我兴高采烈的告诉了我的父母,还得意洋洋得认为第一名也不是那么难嘛。我当时就知道自己学习上的不足,我课后不及时复习,尽管课堂上全神贯注,由于不及时复习,我慢慢地就忘记了很多知识,有时候下一次复习某些知识是在期末考试前,我在大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前就体会到复习内容之多,压力之大。这份压力一方面来源于我想保持自己的排名,想要变的更优秀,害怕让别人失望。虽然我花费了很多精力复习知识,早早来到图书馆并且待到闭馆,但是我还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查漏补缺,最终没有保持自己的排名。通过这次考试,我认识到实力和心态都很重要。我要放平心态,就是很多老师说的那样,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无需太过畏惧,考前不能一股脑的想着名次高低,要踏踏实实的学习。另外,下课后及时复习很重要,回顾整理笔记都是再次记忆的方式,无论是通过询问老师还是跟同学交流,都要及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不能今日推明日。
2020年春节是我度过的最不一样的春节,这一年,疫情爆发了,人类面临了这些年来的一大考验,为了控制疫情传播,封路封城成了常态,开学时间一推再推到最后确定进行线上教学。我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在课堂上跟同学们一起学习是一件难以实现的事情,直到我们在家上网课上了一学期。我起初还觉得上网课比在学校上课轻松太多了,后来我隔着屏幕听老师和同学们的声音,盼望早日回到校园。在家学习需要我们高度自律,提前预习,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没有了室友和其他同学陪伴上课,我们自己要记牢课表,以免错过上课时间,同时,我们跟老师之间的互动减少了,学习效率好像下降了一些,另外,我们有时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分心,听课效率不如线下上课高。不过,线上教学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也有很多亮点。例如: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我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我们可以下载老师的课件,自己课下认真琢磨一些知识点。在这段时间里,因为老师每节课课后都会布置一些小任务,我的复习频率比以前更高了,我也在课下下载了很多相关的课件,努力掌握知识点。
大三、大四对我而言都是考研备考年,我现在回忆起来已经很难区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具体做了哪些事,只记得大部分时间奔波在寝室、图书馆、教室、食堂这几点之间。实话实说,我从大一就决定要考研,我想要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我能通过学习获得自信,我也喜欢学习新知识。我在大三的时候跟导师交流过,我告诉她我想报考武大,我知道人外有人,比我优秀的人数不胜数,我很可能就会失败,但是我想要去试一试。导师对我很温和,她向我讲清了备考之路势必艰辛,目标是武大就意味着要尽全力去拼搏,同时她也不断鼓励我让我继续前进。在报名研究生考试之前,每当别人问我想要报什么学校,我总是给出模糊的回答“可能武大吧”,因为我有时会思考如果自己报名的学校很大几率考不上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距离报名前不久,我了解到武大翻硕相比于前几年招生人数减少了近一半,我开始犹豫了,是寻找别的学校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思考再三,我还是坚持报考武大。报名武大,一方面缘于父亲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武大能给我学习翻译的更高平台。
考研那两天虽然短暂,但是每每回忆起来都觉得压力倍增,我在考试第一天晚上还在武大图书馆席地而坐,拼命的记住看到的每一个词条、每一种翻译技巧。考完试后,我放松了很久,甚至有些“摆烂”,我觉得自己考不上了。从看到成绩时的惊喜到出分数线时的沮丧,从调剂时的焦虑到拟录取时的欣慰,我的考研之路起起伏伏,欣喜于最终有所获。
我认为学习没有捷径,必须要依靠努力,还要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时间掌握更多知识,最后要谦逊自省,多向他人学习,多反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