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2011-2015年学科建设规划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12-04-26浏览次数:751

科办学水平、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对湖北经济学院学科建设体系的健全与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作为学科建设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学科,对应用经济学及工商管理学等一级学科有着极强的支撑作用,共同肩负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因此,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立足现在、抓住机遇,既要从实际出发,更要有超常的发展战略及措施。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和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外国语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1-2015年学科建设规划》。

(一)学科方向建设

十二五期间,外国语学院将以突出重点、分层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在努力建设好原有三个校级优势学科方向(ESP、双语教育、商务翻译)基础上,增建两个院级扶持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形成学科方向梯级建制。

学科方向(一):ESP

建设重点:本研究方向的建设重点是将英语语言学、教育学和语言经济学相结合,借鉴国外ESP研究成果,探究国外研究成果本土化、地方化的专业英语发展途径,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且具备较强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探索21世纪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的理论基础、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评估体系,推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

学科方向(二):双语教育

加强学科方向梯队建设和资料建设,明晰研究兴趣点。围绕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如双语教育理论,双语教育政策,中外双语教育对比,幼儿、中小学及高校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等,重点研究财经类院校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双语教学推广模式、师资培训、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及双语教材建设等。

学科方向(三):商务翻译

    运用翻译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从文化交际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翻译概念、翻译标准、翻译方法,对不同的商务应用文体和跨文化交际活动进行分析,寻求切实可行的商务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策略。并积极探求跨文化交际环境下商务翻译人培养模式,提升本专业人才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学科方向(四):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

本学科方向重点研究CALL环境下与传统教学中学习者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效能感等的变化,及其与CALL 环境下学习效果的关系;探讨基于网络的CALL环境下学生学习策略的优化;构建科学全面的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监控系统;探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中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培训途径。

学科方向(五):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研究方向建设重点为加强理论研究,集中研究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育的关系,为高校英语教学和研究提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

(二)学科队伍建设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学科建设的好坏最能从学科队伍状况反映出来,学校、学科之间的差距主要是教师队伍的差距。鉴于我院目前的师资情况,我们的学科队伍建设应采取超常规的发展措施:

1、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围绕我院已凝练形成的梯级优势学科方向建设一支由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博士构成的学科方向梯级队伍。十二五期间计划遴选学科带头人1-2名(教授)、学术骨干6名(教授或副教授),委托培养青年博士10名。形成研究方向不同的学术团队,实现学科建设由以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孤军作战向以团队协作式的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力量的多级阶梯队伍转变。

2、积极争取学校有利政策,加强学术团队成员的培养。鼓励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走出校门,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提高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同类学科中学术影响力。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到本院讲学(15-20),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学术活动形式,在各学术团队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青年教师攻读语言文学、经济、文化传播及教育学等相关学科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提升学术梯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不断寻找新的学科研究方向,为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增添生机。为开阔教师国际视野,每年通过省教育厅教师暑期到国外短期进修项目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学习,支持教师自主联系国外高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计划,学院和学校在资金费用上给予大力资助,同时鼓励教师通过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公派出国进修,到2015年,使专业教师中有国外学习进修经历的要达80%以上。创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激励机制,在出国进修、课题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学科平台建设

1、构建校级、院级两级学科平台。在充分发挥ESP研究所研究功能的基础上,组建和培育两个院级研究所--商务翻译研究所和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充分发挥研究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科方向建设中的基础及桥梁作用。使ESP研究所和商务翻译研究所成为富有我校特色并在同类本科院校中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所。以三个研究所为平台,支撑、整合、凝聚5个各具特色的学术团队(见外国语学院学科方向一览表)。

2、加强跨学科平台建设

(1)形成与巩固大学科观念,校内加强与工商管理学院(积极申报省级双语示范课程-国际商务谈判)、法律(翻译与参与项目研究)、新闻(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旅游(涉外导游专业联合办学)等学科的横向沟通与联系,建立跨学科研究所,通过学术沙龙、学术讲座等活动,开展跨学科研究,体现中西跨文化对比研究特色。

2)加强与校外企业及社会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横向合作研究项目。积极争取东湖高新自主创新研发项目,提升本学科点教学科研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与中新美迪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在文化尤其是跨文化交际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与学术影响力;以ESP研究所为沟通平台,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在ESP优势学科方向研究领域取得丰硕的富有实效的研究成果。争取省市外办横向合作项目。与传神、兴达、华译、同文、珞珈人、博文等翻译公司合作,创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解决学生实习和就业问题。

3、创新研究平台管理机制。

研究所实行所长负责制。学校和院里设立专项资金,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学科发展原则,对各研究所拨付一定的运作资金。每三年对研究所的科研开展情况,学术成果的质和量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对首次考核不合格的研究所,院里将追回下拨资金,并要求所长提出详细的整改措施,三年后再次达不到具体考核指标的,则撤消该研究所。

(四)科学研究工作

1、科研工作的重点、内容及标志性成果:在十二五期间,外国语学院将紧紧围绕学科研究方向,以ESP研究所和商务翻译研究所为平台,以学术团队的形式开展科学研究,在研究所团队中形成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氛围,提高科研的档次和水平,努力把ESP研究所和商务翻译研究所建设成为校级特色或重点研究所,在省内高校所属的同学科研究所中有一定的学术声誉和知名度。在“十二五”期间,将围绕我院重点研究方向形成一定标志性成果:(1)实现省级、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零的突破,力争5年内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2项,厅级及各类横向研究课题10-15项;(2)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5-8篇;(3)出版专著、编著或译著2-3部;(4)主编教材3-5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2、科研工作的主要措施:(1)进一步完善科研制度,鼓励、支持教师从事科研。在确保各位教师完成额定科研任务指标的基础上,采取激励措施奖励高层次、高水平科研成果和科研先进个人。实行传帮带措施,带动年青教师参与科研。(2)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核心作用,激发团队协作精神,催生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坚持年度科研成果展,强化科研意识。在人力、物力上支持省级以上科研、教研和教改项目的申报,项目申报数和获批数逐年增加。(3)继续保持我院教学研究优势与特色,鼓励教师围绕教学做科研,同时注重教学研究成果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转化,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外国语学院在校级及省级教学研究成果方面有新的突破。(4)充分发挥ESP研究所和商务翻译研究所在科研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研究所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召开学术研讨会,扩大学术影响力;5年内召开2次高级别的学术研讨会;另一方面,走校企联合之路,如通过ESP研究所这一平台与出版集团合作,进行市场调研,为出版集团提供ESP教材相关需求信息,联合出版相关教材,同时争取科研赞助基金,为深层次的科学研究提供资金支持;依托商务翻译研究所注册翻译公司,充分利用研究所成员的专业实力承担商务会议或国际学术会议的同传工作,同时承担来自社会各阶层、各不同行业的书面翻译工作;与传神等翻译公司合作,注重科研成果的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作用,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3、学术团队和学术资料建设:提升本学科学术团队在省属同类院校中学术影响力,增强在学术领域内的话语权,鼓励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并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团体中担任学术兼职。为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除图书馆的学术资料外,设立学院自己的学术资料中心,根据本院学科研究方向,购买和订购学科建设所需的各类学术资料,包括专著、期刊、音像制品等,为教师科研和充电提供丰富的学术参考资料,并制作资料室的图书检索系统,方便各学术团队成员检索借阅。争取在2015年,我院有一个学术团队能成为在省属同类高校所属学科中有一定影响力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

(五)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提升学术团队学术影响力的根本途径。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能有效促进学术团队学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科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在院学科带头人、各研究方向学术骨干的带领下,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自己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开阔学术视野,领悟治学思路,提升科研能力。五年内,ESP研究所和商务翻译研究所承办1-2次地区性或全国性的高层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各学术团队成员参加国内或国际高层次学术交流5-10次,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访学和进修培训。初步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外语学院有5-10名学术团队成员到国外培训,5-10名学术团队成员到国内名校访学或培训,通过这些措施或活动,使外语学院形成你追我赶的、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建立素质精良的学术研究团队。

(六)硕士学位点建设

我校会计学硕士点已经开始招生,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和法学等五个学科已与湖北大学合作已经开始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实践。为配合学校硕士学位点的建设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我院在十二五期间,将出台政策,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英语这门基础学科对学校优势主干学科的支撑作用。整合全院优势力量,加强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提高研究生英语教学水平;结合我院翻译专业的申办和翻译学科方向建设,“十二五”期间为翻译硕士点(MTI)的申报贮备人才、创建良好的基础条件。

(七)人才培养工作

加强我院已有的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各立项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注重发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注重质量工程建设经验的总结,推动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进一步加强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影视讨论室和同声传译实训室的管理,提高利用率,尽量减少闲置时间,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施对教学质量提升的辅助作用。购置卫星接受与采编系统,聘请懂系统使用及维护的专业管理人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积极搭建学生实践平台。五年内拟新建学生就业实习基地3个,使学生有更多实践机会,同时把位于光谷软件园的传神实习基地建设成就业实习示范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与传神翻译公司合作,创建传神班,探索高素质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十二五期间,外国语学院将争取申报省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中心。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和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使科研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并在教学中不断发掘新的研究课题,形成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互促互长的良性循环局面。

(八)学科环境建设

学科环境建设的核心是要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好的学科环境有利于在我院学术团队、师资队伍中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利于促使教师在学术上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将继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不仅要积极开展同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和交流外,还要为教师努力营造宽松的人文治学环境,在中青年教师中形成一种蓬勃向上的、永不言倦的崇尚学术的院系文化。在现有教学科研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在人财物等方面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教学科研新秀脱颖而出和优秀人才施展才能的竞争、激励机制,从而提升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九)学科具体支撑项目

按照我院已有和拟建的学科研究方向和学术团队的研究重点,积极鼓励教师申报有助于我院学科建设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省级教学和科研项目,通过项目研究,为校级优势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创新研究团队的形成,以及学科竞争力的提升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

国内高校学科建设变化很快,学科新的生长点能使学科建设充满生机,而符合社会需要、满足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总体规划的的生长点的确定需要通过努力创新和持续追踪,因此鼓励我院研究所,学术团队与学校其他院系组建跨学科交叉的项目申报团队,申报能有利于培育和追踪专业研究方向新的生长点的研究项目或合作创新研究项目,不断探寻和提炼新的学科生长点,确保学科发展与时俱进,确保我院始终站在国内省属高校外语学科建设队伍的前列。